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
发布时间: 2020-03-09 已浏览: 2845 次 |
学位点介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专业代码(学术学位:0820,专业学位:资源与环境085700)
88038威尼斯官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下设油气储运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油气储运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划“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调整为“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科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88038威尼斯官网-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88038威尼斯官网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江苏省油气储运实验中心、江苏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实验平台。拥有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应急管理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8038威尼斯官网石油工程研究院、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所、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以及八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学科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进修,攻读学位,聘请外籍专家来院讲学,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交流活动,并与俄罗斯、美、英、日、德、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与美国北达科塔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 (含外聘)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11人,副高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占47.69%;具有博士学位30人,占比83%。有18名老师具有海外访研修经历,有1人为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有1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有3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4人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有8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两只团队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 近年来,学科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Ⅰ区2篇,SCIⅡ区17篇,SCI Ⅲ区8篇,SCI Ⅳ区10篇,EI(JA)36篇),出版专著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0项、目前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 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近五年研究生参与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类竞赛奖项超过200项,省部级各类奖项超70项,其中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金奖,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8年第八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突破。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近70%的毕业生在江、浙、沪等长三角地区就业,超过50%被“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录用。
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方向主要围绕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改造理论与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重点研究页岩气渗流规律、采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先后购置了用于非常规岩石分析的关键设备-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蒸汽驱模拟实验装置、含蜡量测定仪等设备,自建了页岩气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研究设备、水平井多级压裂变质量流模拟设备等一批实验装备,申请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特低渗透率岩心驱替相关的一批专利。针对难开发油气藏的地层与流体特点,研究其开发过程中基础性规律、提高采收率技术和钻采工艺技术。建成了完善的非常规油藏物理实验装置、基础性的信号检测设备、电子显微镜等。本方向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大专项等项目,曾多次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奖励,与胜利油田、江苏油田、华东石油局等友邻研究单位合作密切,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
|
Copyright © 2025 88038威尼斯官网 能源学院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乐行楼
联系电话:0519-86330800联系邮箱:cpe@cczu.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